又一事例提醒家長們:暑期墜樓傷害事件高發,家長要加強看護和安全教育!
時間--2017年7月30日,坐標--北大醫院門診4樓
經過:一名五、六歲小女孩隨父母到北大醫院看病,坐在醫院門診部4樓護欄上不肯下來,樓下的人善意提醒和護士制止都不聽,還是另一位媽媽強制性把孩子拖下來!
看著都是冷汗直冒,護欄中間的空隙那么大,孩子要是掉下去咋辦?!話說這做家長的心也是夠大!

暑假墜樓傷害高發:5歲男孩撿球不慎從9樓墜下
5歲的小洋(化名)家住湖北隨州市,爸爸媽媽白天要外出上班,暑假期間小洋白天大多由爺爺奶奶照顧。7月16日上午,因為前一天晚上睡得太晚,小洋10點多鐘才起床,吃了早飯后玩了一陣,他又睡著了。爺爺奶奶見他睡得很熟,便悄悄把門鎖上外出了,一個去辦事,一個去買菜。
小洋醒來后一人無聊,便開始玩球,誰知一不小心球飛到了陽臺晾衣架上,小洋心急去撿球,搬了個小板凳,踩上去夠球,誰知一不小心就從9樓摔了下去,落在了樓下的花壇里,頓時失去了意識。
不知道過了多久,小洋醒來后感覺全身劇痛,開始哭泣。下午2點左右,一位鄰居經過樓下,聽見哭聲,才發現了摔在花壇里的小洋,趕緊打120將他送進了當地醫院。小洋父母聞訊趕回,心急如焚,立刻將孩子轉往武漢兒童醫院急診科。
經檢查發現,小洋全身多處骨折,雙側氣胸,肺、肝都有挫傷,頭皮裂傷,胸腔也有積血,還有輕度閉合性顱腦損傷,被轉入武漢兒童醫院骨科。
不幸中的萬幸是,小洋雖然多處骨折,但是其他地方傷得并不太重,經過醫生及時手術和精心護理,小洋在ICU住了一周后轉入普通病房,29日順利康復出院。
武鋼三中物理李瓊麗老師分析說,大人和小孩從同一高度墜落下來的速度是一樣,但由于孩子的身體要柔軟一些,在接觸地面的那一剎那,緩沖作用會大一些,撞擊力相對會小一些,而且在下落過程中,遮陽棚、大樹和草坪也都可以起到一定的緩沖作用。
父母請別將孩子獨自留在家中
武漢兒童醫院醫生介紹,每年暑期,都會迎來一波墜樓傷的高峰,今年尤其多。7月以來已經接診了好幾例墜樓傷患兒,大多數都是獨自在家的男孩,大人疏于看護是共同點。
醫生說,出現意外的家庭大部分是因為家里有些客觀存在的危害因素,也就是安全隱患。例如,窗戶很低但沒裝護欄,孩子很容易攀爬上去。而家長太寬心或者心存僥幸,也讓孩子置身險境。比如,孩子在睡午覺,家長出去買菜,孩子醒來找不到家長,就會出現爬窗戶找媽媽等情況。
醫生提醒家長,3歲以前的孩子,對生活中的很多危險并不敏感,家長們對此只能防范,說教的效果不佳。不要讓孩子的視線離開3米遠,更不能把孩子單獨留在家中,家中的陽臺和窗戶最好是安防護網,避免在窗口陽臺擺放椅子或是可以攀爬的物件,以免孩子調皮攀爬墜樓。7歲以下的孩子,父母請別將其獨自留在家中,平時也應對孩子進行適當的安全教育和提醒。